一、池塘中的氨氮來源 池塘中的氨氮(NH3-N)主要來源于餌料(飼料)、水生動物的排泄物、肥料及動物尸體分解等。氨氮為水體中主要廢氮,在池水pH值較高時,氨氮可以返回大氣,或是以氮氣形式回到大氣中,也有部分被水生植物消耗,部分被底質吸附。如果水體中氨氮的消散量小于產生量,魚池中就會出現氨氮積累,當氨氮達到一定濃度時,就會使魚類等水產動物中毒。輕者魚、蝦生長緩慢,攝食與活動異常,容易感染各種疾??;重者搶救無效,池魚全部死亡。因其癥狀與藥害、缺氧“浮頭”有部分相似之處,如不細心觀察,很容易混淆。 氨氮通常是由于在氧氣不足時含氮有機物分解而產生,或者是由于氮化合物被反硝化細菌還原而生成。淡水魚類等水生動物代謝的最終產物一般是以氨的狀態排出。氨很容易溶解于水,生成分子復合物NH3·H2O,一部分解離生成銨離子(NH4+),在NH3·H2O與NH4++OH—之間建立化學平衡。平衡時氨(NH·H2O)及銨離子的含量取決于水的pH值:pH值增加,氨的比率增大,pH值小于7時,幾乎都以銨離子存在,pH值大于11時,幾乎都以氨存在。水溫高低也有關系,水溫高時氨的比率增大。由此可見,氨和銨離子在水中可以互相轉化,但它們是性質不同的兩種物質。氨對魚類等水生生物是極毒的,而銨離子則無毒。 氨的毒性很強,即使濃度很低也會抑制魚類的生長。一般魚池水中氨的濃度含量較低,這是因為有大量池水的稀釋,同時硝化細菌能將其轉化為硝酸鹽。但在高密度精養魚池,特別是換水不良的魚池中,氨的濃度可能會達到抑制魚類生長的程度。底層水缺氧,有機物發生厭氧分解,也會使氨積累。因此提高底層水中溶氧含量,是防止氨積累和改良水質的重要措施。 以顆粒飼料喂養鯉魚、草魚、鳊(魴)魚、鯽魚等吞食性魚類,因投食量大,排泄物及殘食增多,蛋白質經分解后生成的含氮物質也隨之增多。過多的氮元素在魚池中,大約有60%以總銨的形式存在,相當部分以非離子態氨存在。非離子氨具有較強的毒性,稍有不慎,池魚就會發生氨氮中毒。輕則影響魚類正常生長,重則造成嚴重經濟損失。為此,飼管人員應當掌握池魚氨氮中毒有關知識,以確保生產安全。 二、監測池塘水質中氨氮 監測池塘水質中氨氮采用,無需試劑,綠色無污染,可以在線實時監測。集成銨離子、鉀離子、pH及參比電極,自動對水體中的鉀離子、pH和溫度進行補償??芍苯油度胧桨惭b,相比傳統氨氮分析儀,更加經濟環保,方便快捷。傳感器帶有自清潔刷,可以防止微生物附著,使維護周期更長,可靠性。采用RS485輸岀,支持Modbus,方便集成。 三、池魚氨氮中毒表現癥狀 氨氮對魚類的毒害有急性中毒與慢性中毒之分。氨氮慢性中毒危害為:魚類攝食量降低,生長緩慢,組織損傷,降低氧在魚體組織間的輸送。急性中毒危害為:魚類表現為亢奮,在水中喪失平衡,抽搐,中毒嚴重的會造成死亡。 池魚氨氮中毒初期表現為食欲下降,搶食不積極,時而游出水面,時而潛入水底,魚溜池邊漫游,甚至出現白天浮頭不散現象。這一階段也隨之有數量不等的死魚現象,多見體大者先死。慢性中毒出現免疫力降低,容易感染疾病。當出現嚴重中毒時,魚群全池浮頭,開動增氧機后,魚群回避不近,向四周散浮,投施增氧劑也不見浮頭緩解。留心觀察,可見魚呼吸急促,身體側翻,體色變淺,不久則昏迷而死。 四、氨氮中毒的特點與先兆 (一)氨氮中毒的特點 ⑴中毒時間。氨氮中毒,沒有季節、晝夜之分,沒有天氣好壞之分。但多見于成魚池、密養高產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魚池。 ⑵中毒癥狀。氨氮中毒,魚群浮頭不明顯。呼吸急促,亂游亂竄,時而浮起,時而下沉,時而跳躍掙扎,游動遲緩,麻痹乏力。體暗,鰓烏,口腔發紫,粘液增多,最后活力喪失,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。 ⑶中毒魚類。氨氮中毒,輕者多見先死底層魚類,尤其是鯉魚。耐氨氮力強的鯽魚及泥鰍??尚掖?。如池塘混養鰱、鳙、鯉、草魚時,先大批中毒死亡的是鯉和鰱,草魚及鳙魚絕不會同批中毒。 ⑷增氧無效。氨氮中毒,開啟增氧機,池魚四散回避,不敢靠近。撒潑增氧劑,浮游魚群仍然毫無反應,癥狀如初。 (二)氨氮中毒的先兆 ⑴水體渾濁,過肥,透明度低,并有藍褐色油膜覆蓋。 ⑵常見氣泡從池底往上冒,并能在池邊嗅到腥臭氣味。 ⑶池魚食欲下降,搶食強度減弱。來時三三兩兩,去時不忙不慌。 ⑷鰓絲烏紫,血色暗紅不鮮。 ⑸常出現零星死魚,但死亡原因難尋。
本文連接: http://www.pianning.cn/newss-2258.html
|